昨晚鋼琴家陳宜鍾的梅湘”聖嬰耶穌的二十個凝視”,是這兩年來印象最深刻的獨奏會,不但曲目大膽,現場聆聽有別於唱片,有很多的驚喜,而且這一場音樂會讓我見證了鋼琴家高度的專注力與強大的意志,更可想見這一兩年來她是投入了何等的心力在這首仰之彌高望之彌堅的龐大曲目,真是非常不可思議的夜晚。

gil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套曲目的前半段,也就是1~10曲,兩年前已經聽鋼琴家陳宜鍾在一個小巧的場地演奏過,那時對我而言,梅湘是相當陌生的作曲家,因此對這個龐大的作品,我只記得鋼琴清脆的敲擊還有巨大的低音殘響,其實不太算能進入作品的世界。時隔兩年,鋼琴家陳宜鍾決心挑戰全曲,而且應該是貝譜演出。我之前參加過幾場宜鍾的演奏會,從她的音樂及文字,我知道她是一個很有意志及個人想法的音樂家,不管是在音樂、政治或是對日常生活諸多事件的看法上。從許多側寫宜鍾的文章得知,宜鍾在八年前從德國學成歸台後,便立下挑戰梅湘這套曲目的心願,從過往宜鍾在音樂會中積極引介現代曲目甚至電子音樂的歷程來看,這完全不令人驚訝,更別提宜鍾個人的師承以及音樂養成歷程,跟法派的布列茲等人向來有密切關係。既然鋼琴家本人有如此強大的意志力挑戰這套困難的現在音樂代表性作品,身為聆賞者的我自然也要做足功課,至少要把這套曲目要聽熟吧。過去三個月來,我不時就播放梅湘的”聖嬰耶穌的二十個凝視”,一開始只當成背景音樂,後來慢慢以四到五曲為一個單位比較專注地聆賞,因為這二十首曲目有一些是比較長的,例如第6, 10, 15及20首,所以以數首短曲搭配一首長曲聆聽非常合適。聽到後來,就變成1~10首,11~20首,如果有比較完整的時間,或者我需要專心做某件事情,那我就會把1~20首聽完。很有趣地,從一開始的如坐針氈、鴨子聽雷,隨著聆聽次數的增加,我慢慢可以接受梅湘的音樂聲響。這套曲目對我而言不再是無意義的現代音樂敲擊聲,反而有了旋律性。如果把”二十凝視”和”鳥類圖鑑”比較,我覺得後者還要更加困難,鳥語聽老半天也聽不出所以然阿。總之,我慢慢習慣了這套曲目,就像當初慢慢可以欣賞巴哈十二平均律中的對位及旋律美,我也慢慢能夠欣賞梅湘這套曲目中的聲響美。這20首曲目,有時如鐘乳石洞般,呈現出萬千光影的晶瑩剔透色彩,或是一種寂寥美,如第五曲”聖子對聖子的凝視”,這種寂寥感,巴哈的十二平均律有些曲子也給我這樣的感覺。好像把個人主觀的、強烈的感覺剝除後,類似一種宗教情懷的感覺。這實在很難形容。梅湘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對這首曲目當然也灌注了他個人強烈的宗教信仰,而這20首曲子每一首都有標題。不過我在初期聆聽時,採取的是輕鬆的聆聽,不太會強加標題在音樂上去望文生義。而且若真要把宗教連結到這套曲目,那其實這套作品在很多地方聽來都很暴力,例如第六、第十及第十四首。我不禁揣想,也許某種程度上帝是暴虐而無情的,就像舊約聖經裡的神一樣,動不動就屠城。我們的文化裡也有類似的說法,如”天地不仁,萬物為芻狗”。還有,我想起以前大三讀到愛爾蘭詩人葉慈的詩”Second Coming”,內容是什麼早已忘記,但是印象中那首詩對耶穌再臨的描寫,帶有非常不祥及凶惡的意象,例如:

    The darkness drops again but now I know

gil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il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去高雄市音樂館聽了一場布拉姆斯的室內樂音樂會。因為最近心境使然,幾乎沉浸在布拉姆斯的室內樂中,剛好有這場音樂會,想說聽現場的應該可以更貼近音樂,就買票了。今天的室內樂曲目是布拉姆斯的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豎笛三重奏、以及第三號鋼琴三重奏。演出的音樂家都是台灣的樂手,大部分都在大學任教。因此,會場的座位幾乎滿了,我想很多都是音樂家的親友及學生吧。不然我想以室內樂的曲目來說,應該是比較不討喜、門檻比較高的作品。整體來說,今天曲目演出的完成度很高。布拉姆斯的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別號「雨之歌」,薛志璋的小提琴音色很漂亮,是沉穩明亮的音色,基本上曲子都拉的很到位,唯一要挑剔的話,應該是節奏以及表情比較一致,但一些細微的表情轉折就比較少。例如第三樂章的結尾我聽謝霖的演奏,竟然可以拉出離情依依,欲語還羞,好像什麼情感被壓抑下的感覺,但現場的終樂章就是很順暢的結束了。不過鋼琴及小提琴整體的表現已經很稱職了。接下來的豎笛三重奏,是布拉姆斯晚年最後一批創作的作品。原本布拉姆斯打算退休不再創作了,但是遇到一位他很欣賞的豎笛演奏家Muelfeld,於是一口氣寫了好幾首豎笛的作品,這些作品都帶有強烈的布拉姆斯的晚年風格,精鍊”憂”美。今天晚上的意外是我一聽到第二樂章的開頭,整個淚水就在眼眶打轉了。明明聽唱片時情緒沒有那麼強烈阿?豎笛徐緩內斂的吹奏,和鋼琴及大提琴的唱和,整個帶出布拉姆斯內心的孤寂,那簡直是挖到布拉姆斯的心坎裡了。那是遲暮之美,是一種遺憾,深藏在自己的內心,無法輕易示人,一般人也不會懂。在之後的樂段,鋼琴開始輕快起來。那是過往甜美的回憶吧,如珠圓玉潤的鋼琴傳達的。相較之下,豎笛帶出哀傷的感覺,但那是對過往的懷念與反芻,但一切已然逝去。我腦海裡浮現大鬍子布拉姆斯兩手揹在身後,在深秋的樹林漫步的情景...也許布拉姆斯晚年願意再拿起筆創作,是豎笛這種暗沉內省的音色觸發了他的心事與創作慾望吧。


gil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我天生灰撲撲的不起眼,

gil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樂章:由鋼琴帶出富有朝氣的序幕,再由大提琴奏出如歌般優美的旋律,這主題在之後不斷被重複、變化。光是這樣優美的旋律及豐富的肌理就滿溢著布拉姆斯的風格阿,優美且嚴謹。之後鋼琴與弦樂部的對話豐富而細緻。小提琴細膩婉約,鋼琴聽來陽剛而堅定,有些樂段可以感受到力量不斷從內裡湧出。有時鋼琴如夢似幻的旋律,似乎在傾訴對生活幸福的憧憬,與弦樂部的對話就彷彿在具體的描繪何謂幸福一般。中段樂曲轉趨熾熱,鋼琴與弦樂部競奏的部份充分表現布拉姆斯音樂中對味分明及結構井然的特色。最後主題旋律又湧現,每個主題令人聞之吟詠再三,它有哀傷又陽光般的性格,似乎敘說著生活中那些說不出口的、隸屬於個人的複雜心事,但同時它又扮演撫慰的角色,就像鋼琴那珠玉般的堅強音色,象徵布拉姆斯性格中堅毅的一面,即使深情款款,但有些事情就是抿著嘴也不願說出口,兀自保持其堅毅的姿態,這就是我在第一樂章的鋼琴中所感受到的。


gil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il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陣子在我心中總會浮現一個命題:婚禮與告別式其實沒什麼差別。這個命題乍看之下驚世駭俗,婚禮是快樂的場合,告別式是悲傷的場合,兩者怎麼會一樣?是我的狂妄故意把這兩者連在一起,還是兩者真有些殊途同歸?這些日子細細思索後,有些想法記錄如下,雖然還沒有結論,但這兩者其實真有某種相關性。

  • 婚喪喜慶,都是許久不見的老朋友會面的場合。或因距離相隔,或因彼此際遇不同,但若能相見,大概都是在自己或是別人(兒女或親友)的婚禮或告別式碰面。不管你喜不喜歡,是開心還是難過,這兩種應該是文明社會中最重要的兩種社交場合。

gil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gil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需要做些什麼?
準備好報名費
文章標籤

gil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rogramPic  

因為碰巧看到鋼琴家陳宜鍾臉書上分享的訊息,才知道10/28這場音樂會的訊息,曲目除了佛瑞的悲歌以前常聽杜普蕾的演奏所以還有印象外,其他的作品都很不熟。但衝著鋼琴跟大提琴演奏者都是法派,想必音色會是一絕,加上最近天氣變涼了,很常聽大提琴的作品,於是心一橫就衝高雄了,結果真是不虛此行,這是一場精緻豐富的大提琴獨奏會。音樂會曲目上半場是佛瑞的悲歌(Op. 24)與聖桑的F大調第二號大提琴奏鳴曲(Op. 123),下半場是拉羅的A小調大提琴奏鳴曲與蕭邦的G小調大提琴奏鳴曲(Op. 65)。大提琴家Axel Salmona的琴音如和煦的陽光,溫暖細膩,沒有很重的揉琴,但是音色優美而且旋律線分明,在小型的演奏廳聽來真的很舒服,是聽覺的饗宴。鋼琴家Maxime Leschiera的伴奏亦非常精采,快速音群演奏靈巧,沒有暴烈的強音,很多地方演奏地極為細膩,和大提琴亦步亦趨,搭配的非常棒。這對來自法國的音樂家,讓我見識到音色的優美細膩,對作品的挖掘非常深刻,琴音一如演奏家本人,舉手投足之間盡是法派的含蓄優雅。

gil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31437186-664684426  

去年的高雄電影節,無論是情緒上或體力上都讓自己負荷過重,所以今年的高雄電影節讓我五味雜陳,決定不衝了,但今晚臨時起意,還是去看了這部日本電影「戀愛腦內高峰會」,沒想到這部小品讓我有驚喜的感覺。劇情大概是說一名30歲的輕熟女作家櫻井市子,在兩名男性間搖擺不定,不知該選誰的掙扎。電影的特別之處是市子腦內有一個五人小組,採合議制,他們做出的決定會影響市子的一言一行。這個設定和動畫腦筋急轉彎實在太像了,後者有各種情緒如歡歡、憂憂、怒怒等,五人小組有樂觀正向者,悲觀負面者,還有天真純愛者,搖擺不定的騎牆派議長,還有老成持重專門負責記錄與回溯記憶的老者。不知道兩部片拍片的時間點如何,因為點子實在太像了,誰抄誰實在不曉得。不過因為「戀愛腦內高峰會」是小說改編,所以還要看小說創作的時間點,不過追究誰抄誰當然不是本篇的重點。我覺得這個五人小組的機制,很像佛洛依德所說的ego,也就是自我。自我講求平衡,在內在慾望與外界規範,包括倫理道德與社會規範等,兩者之間取得平衡。當然,ego也會有失衡的時候,在電影裡的表現就是那個真木陽子所飾演的另一個黑衣女的角色,擠著深深的事業線在一片晴天霹靂中登場真的太威了。只要她一登場,五人小組就會被擊暈,完全失能。這個黑衣女我覺得很像佛洛依德所說的id,也就是本我,象徵無意識中最原始的慾望。在佛洛依德的理論中ego負責在id及super ego(超我)間取得平衡,不過電影中這個象徵id的黑衣女是無比的強大,如脫韁野馬般,是五人小組的ego所遠遠無法控制的。只要黑衣女一發威,櫻井市子就會按照自己的慾望行事,完全不顧現實考量。不過電影後來的發展,議長終於振作起來,不採合議投票制,而是  依照”什麼會讓市子自己開心”的原則做出決定,這點也黑衣女也默然,不再干涉五人小組,意味著順從自己最深處的渴望,才是解除壓抑,讓個體能朝向追求幸福的康莊大道邁進。電影告訴我們,不管社會眼光如何,不管愛情如何抉擇,都不要為了愛別人而壓抑自己,這樣自己是絕對不可能幸福的,這點讓我深有同感。雖然這是一部輕鬆的愛情奇幻小品,但是微言大義傳達的很好,讓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夜晚。

gil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home891  

灣生是最近非常火熱的詞彙,從田中實加的書一路延燒至電影。根據維基百科的解釋,灣生是指「1895年至1946年間在臺灣出生的日本人,包括日臺通婚者所生下之子女,大多能使用台語等本地語言溝通。」依據田中實加的小說改編成的紀錄片「灣生回家」中,可以看到踏上尋根之旅的灣生,在花蓮吉野鄉中尋覓過往回憶的身影。有熟悉,也有悵然,因為過了半世紀,很多灣生熟悉的老朋友或親人都已去逝。而灣生回家,不只是日本往台灣的單向移動而已。例如,有一個灣生女性,在戰後回到日本時,因為各種因素女兒沒有一同回到日本,而是留在臺灣。半世紀來,這個女兒心中一直覺得自己當初是被媽媽拋棄的,直到女兒自己的後代發起到日本探訪曾祖母之旅,才挖掘出灣生媽媽其實心中並未忘記留在台灣的這個女兒。我是在對灣生只有粗淺了解的情況下便進戲院看了電影,有幾點一直在我心中泛起漣漪。首先是語言。我注意到電影中的訪談中大部分使用了日文、台語及中文,呈現語言含混的現象。例如花蓮的中年原住民,可以操流利的日文和歸來的灣生對談,但本身同時也能夠說中文及原住民語言。多語言的現象連結到個人的歷史記憶,串連起日本與台灣不同的地方。不過語言更呈現著疏離與熟悉,例如雖然灣生說的是日文,但是從他們的言談中,可以感受到他們對台灣濃濃的思念與認同,簡直比台灣人更熟悉、喜愛台灣,也些灣生對日本還語多批判,認為台灣比較好。灣生在台灣尋根時,又可以使用台語與花蓮吉野鄉的居民對談,台語召喚的是個人過去的回憶。有些灣生在戰後回到日本時還被日本人排擠,因為他們說的日文腔調很奇怪,因此灣生還得被迫”重新學習”日文。因此,語言與文化、身分認同互相映照,很難去區分什麼是日本,什麼是台灣。再來,從灣生們對台灣的依戀,彷彿灣生化身成一面鏡子,在其中我們看到台灣人傳統美好的一面:熱情、溫馨、有人情味,、以及老一輩普遍對日本抱持的好印象。如果看多了台灣的社會新聞,對台灣沈淪、短視近利等抱持負面觀感的人,可能會對灣生對台灣的讚不絕口感到不好意思,好像我們從別人身上看到了自己久未發掘的優點。第三,對灣生而言,身分認同非常重要。有灣生老奶奶拿到台灣戶政事務所所核發的戶口證明時,感動地痛哭流涕。也有灣生的後代數度去日本探訪灣生祖奶奶,企圖拼湊她回到日本後的生命故事,以及重新連結起灣生母親與其台灣女兒的臍帶。灣生回家其實很像跨海峽的家族史撰寫過程,其中有後代為先祖撰寫故事的努力,好像以故事安慰已仙逝的長輩之餘,自己也才能找到安身立命的一席之地。灣生回家表面上是一小撮人的故事,但是這些故事對補足整個歷史的大敘述卻非常重要,甚至可說是微言大義。怎麼說呢?

gil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oto.php  

今天請同事代了第八節課,為的就是提早去高雄至德堂聽維也納愛樂。這場音樂會少見的在19:00就開始,不同於一般音樂會通常在19:30開演,而且中場休息是十分鐘,不是一般的十五分鐘。我想維也納愛樂應該是想早點結束音樂會以便趕回台北飯店休息吧。今天的節目單也是我生平參加音樂會以來買過最貴的節目單,300元!牛耳的節目單一向不便宜,但三百元也實在太貴了吧。最重要的是內容普普,樂曲解說比上次NSO的場焦元漙寫的導聆差上一截。最奇怪的是裡頭節目贊助商日月光的一段話。前陣子日月光才傳出排廢水被判不需繳鉅額罰金的新聞,現在就趁贊助藝文節目”漂白”了。商業演出找贊助商無可厚非,但是看到日月光心裡有點不爽,而且還是高雄場勒。咦?高雄場?那日月光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啦。

gil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港片的經典之作,倩女幽魂三部曲,其中第二集”人間道”裡頭,有一個蜘蛛精所幻化成的國師慈航普渡,當道士知秋一葉和他對打時,慈航普渡幻化成佛陀金身,知秋一葉自此就沒輒了,嘆口氣說「雖然知道佛祖是妖怪所化,嘆道:”修道之人,心中有佛。明知道她是假的,我都無法克服,我輸了。”」(http://vlog.xuite.net/play/Z1d3bWNmLTE0NjEzMTUuZmx2/人間道II-A-Chinese-Ghost-Story-II)小時候看這段不解其含意,明明知道佛祖是妖怪所變,為什麼就放棄不反抗了呢?即使後來重看此片好幾次,這個橋段我還是不懂。去年開始讀金剛經,常有所獲,今天又讀了好些篇幅,心有所感,忽然想到人間道這部片,也許可以從金剛經的觀點來解釋這個橋段。金剛經有云:「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這裡講的具足諸相,就是佛的三十二相,但實際上,如來的色身並沒有真實之相,三十二相只是成佛的一種標誌,並非實有。電影人間道的這個橋段,恰巧體現了修佛之人的一種迷障。知秋一葉就是執著於佛的色相,顯示其修道上的障礙無法突破,所以才會被蜈蚣精幻化的佛陀表相所囿,無力反擊。也許電影原意並非如此,但這個橋段恰巧可以為博大精深的金剛經作個有趣的註解。金剛經在哲學層次上來說,力圖打破二元對立,例如涅槃vs.世俗,法vs.非法,金剛經本身即佛的化身,可以證諸於這個世俗世界,但它同時也指向一個不可言說的實有,但這個實有並非獨立存在,而是依附在二元對立中,只有勘破二元對立,才能見到(領悟到)這個實有。佛所說之法只是一個憑藉,但在追求明心見性(佛)的過程中,必須要捨棄對法的執著,才能見證實有。這個道理很深阿,我也似懂非懂。不過把佛法和電影互相參照,實在非常有趣。以此觀諸我們的世界,是不是也有很多蜈蚣精幻化成的佛陀,我們不察,還信以為針對之頂禮膜拜呢?戒之,戒之!


gil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