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偶然在電視上看到這部日劇,奇特的主題馬上吸引了我,已經好久沒看日劇的我,興沖沖的從第一集開始看,現在已看到第七集了。真的很佩服編劇,怎麼會想到這麼新奇的點子:劇裡的家政婦,原意是管家或是打掃的傭人,但松島菜々子的詮釋就像機器人一樣,沒有喜怒哀樂,特色是絕對不笑,不過辦事能力超強,只要在能力範圍內,使命必達。她的公事包裡,什麼法寶都有,就像哆啦A夢一樣。雖然大部分的日劇都很誇張,但是像這樣家政婦角色的設定,真的很對我的胃口。到目前為止,我的初步感想是:原本是分崩離析的家庭,各有心事的家人,卻往往在單獨面對家政婦時,才能吐露自己心裡最真實的想法。雖然家政婦總是面無表情,可以說是臉若冰霜,而大部分的回答不過也就是"這種事情,你得要自己決定"。家政婦與家人們,其實只有公領域的交集,但是同時卻疊合了極度私密的話語。不帶任何私人感情的家政婦三田,說出來的話往往一針見血,不管是對任何詞彙所適時作出的貼切定義,或是對人心及情感的剖析,都是一語中的。也是因為家政婦三田這個微妙的角色,面臨瓦解的家庭又有了重新聚合的契機。不帶任何感情的三田,卻激發出身旁的人最多的感情。這讓我想起古典音樂裡,說到樂曲詮釋時,有一派被稱為"新即物主義",我從未詳查這個字的意思,不過講到這類的詮釋方法,直接映入腦海的就是指揮托斯卡尼尼:以總譜為最高準則,演奏樂曲時不帶個人情感,不濫用彈性速度。相較於"新即物主義派"的指揮,另外一派指揮如福特萬格勒,則強調總譜沒有單一詮釋的標準,不同時空下演奏者對總譜會有不一樣的詮釋,每一次演出都是新的創造的可能。雖然托斯卡尼尼的詮釋未必讓我感動,但是精準的節奏掌握及對總譜"忠實"的詮釋,卻也有讓我感到安心,可以信賴的感覺。拿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的第二樂章,托斯卡尼尼凌厲的詮釋及穩健的速度,迥異於福特萬格勒充滿變化的彈性速度,切割出樂曲豐富的肌理。在精準的速度中,好像可以呈現出音樂不同的面貌。回到松島菜々子所詮釋的家政婦,我想,或許有時我也太濫情了,也須說的該少一些,冷靜的把該做的事做好,世事看在眼裡,心裡明白即可,或許這樣可以帶出,更多的餘裕及...可能。

      接下來家政婦女王,即將揭曉為何三田不笑的祕密。我想,結尾就是,三田重獲笑顏吧。喔,看到這篇文章的不要告訴我劇情,讓我保有期待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il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