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合奏團   

  今晚去高雄至德堂聽柏林愛樂巴洛克獨奏家合奏團音樂會演奏巴哈布蘭登堡全本六首協奏曲。巴洛克合奏團基本上是運用現代樂器去詮釋巴洛克音樂,間或夾雜古樂器,如木笛及古低音大提琴,不過樂團呈現的是精緻的,現代化的聲響,如樂團首席小提琴的音色就帶有小提琴一貫的清亮,充滿光澤的泛音。演出方面,讓我比較有印象的是幾個段落,如第四號的第三樂章,由中提琴帶出主題,再交給小提琴聲部某一把承接發展,最後回到獨奏小提琴,配上樂團的聲底伴奏,聽來有一股從容、優雅、以及趣味的感覺。再來就是壓軸的第二首,小提琴、木笛、雙簧管、小號的合奏十分活潑,尤其是小號,我記得六首協奏曲中只有在第二號有小號。小號演奏者看來很眼熟,查了才知道是指揮阿巴成立的琉森音樂節管弦樂團的小號首席Reinhold Friedrich,短促音的連續吹奏技巧部分完全不是問題,而且音色嘹亮,把整體氣氛都活化起來了。演奏完畢受到全場觀眾喝采,小號首席還握拳振奮,也不時拍拍其他樂手打氣,看的出他非常享受今天的演出。整體而言,巴洛克合奏團是以室內樂團的編制,以及現代的樂器去詮釋布蘭登堡協奏曲,風格明快流暢,合奏時音色能夠彼此相融,今天這場音樂會算是完成度很高的演出。

     繼上次的利恰古爾古樂團演奏巴哈的聖母頌歌,今天又聽了布蘭登堡協奏曲,五月算是聽了不少巴洛克的音樂,大概有幾點心得。巴洛克的音樂注重結構的均衡工整,若是古樂的詮釋,速度通常比較快,絕不拖泥帶水。雖然有獨奏的部份,但獨奏的炫技不能太過,務必不能違反整體的和諧。巴洛克音樂傳達的是一種有秩序的和諧與情感的節制,不會有濫情或是某一聲部過於突出的部份。這樣的音樂觀接近禪宗不為所住的基本態度,碰觸,但不抓取,不是個人的,而是整體的,悠遠綿長的一種情感表現,在理性與感性間維繫了某種平衡。如今天的巴洛克合奏團,儘管成員各個資歷顯赫,技巧卓越,但演奏巴洛克音樂,必須收斂自己的鋒芒,和其他成員彼此配合,共同創造出和諧的聲音。此外,巴洛克音樂中的低音部,如大提琴、低音大提琴以及大鍵琴,帶有一種穩定感,給人生或獨奏樂器很好的支持,本身並不搶眼,但是在樂曲中絕對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最近一直在聽巴洛克的音樂,雖然充滿秩序及和諧,但是這樣潔淨的樂音,我似乎無法持續聽很久,就好像我目前靜坐還很難超過半小時以上。也許心還不能好好的靜下來,必須要穿插聽吉利爾斯演奏的貝多芬漢馬克拉維奏鳴曲,或是德布西的前奏曲,前者光輝燦爛,後者境界精妙,加入些不同的元素,不然一直沉浸在巴洛克的工整秩序中會覺得煩悶。我雖然喜歡古樂團所詮釋的巴哈布蘭登堡協奏曲,但我也同樣喜歡福特萬格勒指揮柏林愛樂的特異詮釋,尤其是第五號。今天巴洛克合奏團所演奏的第五號,第一樂章的大鍵琴有吃重的裝飾奏炫技部分,但一方面是用大鍵琴演奏,不可能呈現豐富的音響層次,再來演奏者還是注重與樂曲整體的融合,所以炫技部分並不會太過誇張。相較之下,福特萬格勒以鋼琴代替大鍵琴,而且應該是自己邊演奏邊指揮。不但整首曲子充滿福特萬格勒特有的彈性速度,有時徐緩,有時激昂,而且那鋼琴劇力萬鈞,和樂團齊奏時聲音完全不會被吃掉,而且速度變化之大,令人咋舌。裝飾奏有時可以慢到跟沉思的散步一樣,但是加速起來,音響極度戲劇化,似乎還帶著一絲魔性。我覺得福特萬格勒是以浪漫主義的精神來詮釋巴洛克的曲子,把平衡與秩序視為無物,但是那不斷變換的彈性速度,絕非只是矯揉做作而已,似乎是以浪漫詩人的vision,滲透進去巴洛克對位繁複的結構裡,結果外爆出的是極度戲劇化與層次豐富的聲響。但是,我並不覺得巴哈的興味不見了。在有些鋼琴的獨奏樂段,似乎感情著墨的更深了,也許,多了沉思的味道。而技巧性的華彩樂段,情感表現更加熾熱。聽著福特萬格勒的詮釋,我想像自己如何可以在工整且強調程序及方法的教學中,融入自己的創見與風格,但不僅是標新立異,而是能夠感染學生。唉,大概要且戰且走,花上一輩子的時間去琢磨。

Furtwangler Brandenbur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il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