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php  

今天請同事代了第八節課,為的就是提早去高雄至德堂聽維也納愛樂。這場音樂會少見的在19:00就開始,不同於一般音樂會通常在19:30開演,而且中場休息是十分鐘,不是一般的十五分鐘。我想維也納愛樂應該是想早點結束音樂會以便趕回台北飯店休息吧。今天的節目單也是我生平參加音樂會以來買過最貴的節目單,300元!牛耳的節目單一向不便宜,但三百元也實在太貴了吧。最重要的是內容普普,樂曲解說比上次NSO的場焦元漙寫的導聆差上一截。最奇怪的是裡頭節目贊助商日月光的一段話。前陣子日月光才傳出排廢水被判不需繳鉅額罰金的新聞,現在就趁贊助藝文節目”漂白”了。商業演出找贊助商無可厚非,但是看到日月光心裡有點不爽,而且還是高雄場勒。咦?高雄場?那日月光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啦。

 

回到音樂。今天擺出的曲目是全場莫札特,上半場是莫札特第23號鋼琴協奏曲,下半場是第39號及41號交響曲,指揮及鋼琴都是詮釋莫札特的名家艾森巴哈(Christoph Eschenbach)。為了這場音樂會,最近大部分時間都在聽莫札特,對莫札特的風格,各名家詮釋也略有所悟。我的印象是莫札特可以演奏的很無聊,但若是演奏入木三分的時候,那真是天籟,會讓你眼淚掉下來。但很遺憾的今晚的演出並非是感動我的莫札特。上半場的第23號鋼琴協奏曲,艾森巴哈的琴音尚稱細膩乾淨,沒有情感的耽溺,是理性平衡的詮釋。不過他身兼鋼琴及指揮,因此對樂團大概就是做到提點,帶出樂句及大方向的提示節奏,所以鋼琴跟樂團之間,不但談不上競奏,連互相烘托的氣勢都不太夠。樂團真的是伴奏而已,憑藉著維也納愛樂本身的高品質音色烘托鋼琴。我印象中比較深刻的是第二樂章開頭的晦暗陰鬱,艾森巴哈的詮釋有傳達出慢板樂章的深沈與黑暗面,但是第三樂章,我印象中應該是迸出光明與喜悅的感覺,現場卻被大幅削減了。鋼琴跟樂團中規中矩的對話,鋼琴的音色細膩,但沒有太多表情或思考。而印象中該有的幾處樂團與鋼琴互相唱和及交互承接的高潮都不見了,簡單講就是有些乏味的莫札特。在現場聆聽時,我腦海想起霍洛維茲與朱里尼合作的23號鋼協,霍洛維茲的招牌強音在第三樂章恣意迸發,雖然不是正統的莫札特詮釋,但至少是很有感官衝擊美的莫札特,而搭配朱里尼強耳有力的樂團支持,整體而言還是有莫札特興味的詮釋。再如晚年的塞爾金與阿巴多的合作,塞爾金淡雅但極具味道的莫札特琴音,配上阿巴多從容但是豐厚的樂團伴奏,是較少衝擊性但是非常豐富且傑出的莫札特演繹。相較之下,艾森巴哈與維也納愛樂今晚的演出,也許是指揮要展現出古典樂派均衡且理性的架構,可是我覺得無論是鋼琴的內在面或是樂團的伴奏,都不能給我太多的感動。維也納愛樂不愧是超過百年的樂團,音色細膩,我坐在二樓倒數第二排,可每個聲部都一清二楚,毫不含糊,由此可見維也納愛樂的功力。但是莫札特鋼協,維也納愛樂只是用漂亮的音色與鋼琴唱和,既無完美的琴瑟合鳴或是競奏火花,因為音樂的詮釋掌握在獨奏者兼指揮家艾森巴哈手中。但顯然艾森巴哈偏好中規中矩的速度與理性平衡的架構,音樂的細節不錯,但是大方向的樂句表情或起伏實在不夠。總之,這不是讓我會起雞皮疙瘩的莫札特啦。

 

下半場的兩首莫札特交響曲,可以看出艾森巴哈的指揮對於節奏點抓的很清楚,樂句菱角分明,也就是看他的手勢,可以很容易連結到聽到的樂句。不過他基本上對莫札特的詮釋和鋼琴協奏曲沒有太大變化。39號開頭的定音鼓,還有小號及法國號,一般在錄音中常常呈現出堂皇的氣勢。但是在艾森巴哈的詮釋下,這些過於突出的菱角都修飾掉了,銅管及定音鼓音收的很快,和弦樂部保持一種理性的平衡。所以樂曲整體來說,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高潮。我很喜歡的第一樂章,定音鼓帶出的堂皇氣勢及第四樂章連綿不絕緊湊的弦樂部堆砌,今天都聽不到。倒是第三樂章,我聽到一些平常錄音較少出現的細節。中段主奏的三個木管樂器(長笛,雙簧管,單簧管)演奏時,中低弦樂聲部如小步舞曲般的對話非常可愛,這是艾森巴哈指揮的細膩面。不過對於期待一些張力及高潮的我來說,是有點小失望的。至於氣勢堂皇故有”朱彼得”之稱的第41號交響曲,第一樂章同樣也是理性平衡的演繹。有些弦樂部逐漸堆砌,由定音鼓與銅管帶出高潮的樂段,今天聽來都顯得溫文儒雅,多了優雅,少了氣勢。相較於快板,反而第二樂章的慢板我比較喜歡,低音部如同命運般壓迫的味道做的很好,艾森巴哈也引領弦樂各聲部交織對話,十分細膩。雖然錄音只能參考,不過我還是比較喜歡華爾特及卡拉揚棒下的朱彼得,他們都傳達出天神出巡那種意興風發,如尼采被希臘神祇震攝後被啟迪的哲思。艾森巴哈對莫札特的詮釋顯然偏向強調古典樂派工整平衡的結構與理性節制的風格。不過我私心以為莫札特晚期的作品,意涵深刻,顯然不同於早期及中期作品,如果只用理性的態度或類似古樂派的樂句演奏方式,似乎無法表現出曲子的深刻精神面相。我不懂樂理及樂譜,只能說我自己的身體感受最準。在聽到我喜歡的莫札特詮釋時,不但會起雞皮疙瘩,而且交響樂的雄渾會讓我整個進入狂喜狀態。而慢板樂章鋼琴的那種質樸與凝縮音色,簡直會讓人泫然欲泣。可是今晚的艾森巴哈與維也納愛樂顯然不是我喜歡的莫札特風格,這沒辦法勉強。果然如鋼琴家李希特所說,莫札特真的很難,技巧面不難,但怎麼去表現,真的很難,莫札特的名家都用一生去揣摹,最後才錘鍊出那既質樸卻又韻味無窮的音色與樂句詮釋,如哈絲姬兒、巴克豪斯、柯爾榮等。

 

回到今晚的維也納愛樂,總算聽到了歐洲最著名的百年樂團,今晚印象最深刻的是維也納愛樂的音色。以前就聽說維也納愛樂弦樂部的運弓方式有別於其他樂團,今天真的聽到在同一個樂句中,維也納愛樂就多出許多轉折,還有那細膩的音色真是一絕!因為演奏的是莫札特,無論是弦樂部、木管、銅管或定音鼓彼此音色都很融洽和諧,大體是以弦樂為主,其他聲部穿插其中,彼此之間達到完美的平衡。這樣細膩且富有張力的音色,讓我想到高品質的巧克力,如Godiva。不過巧克力再高級,一直吃也會膩阿。今晚的維也納就給我這種感覺,音色勝出,但沒有高潮。因為演奏的是莫札特,不知演奏起馬勒又會是怎樣呢?不過話說回來,維也納愛樂這種奠基在傳統的特殊音色也可能是一個限制,知名的指揮家Celibidache就曾說過他最不想指揮的樂團就是維也納愛樂,批評他們只有一種演奏速度,一種詮釋方式,食古不化,不知變通。從Celibidache對慕尼黑愛樂的錘鍊可以得知為何他對維也納愛樂的演奏傳統為何如此厭惡。不過聽過維也納愛樂後,以及前一年所聽過的聖彼得堡愛樂、德勒斯登交響樂團,在我心目中已經沒有第一名的樂團這種事。指揮的vision及詮釋才是最重要的,即使是台灣國內的樂團,只要和指揮戮力以赴,也可以呈現不輸世界知名樂團的水準,例如呂紹嘉與國家音樂交響樂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il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