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amPic  

因為碰巧看到鋼琴家陳宜鍾臉書上分享的訊息,才知道10/28這場音樂會的訊息,曲目除了佛瑞的悲歌以前常聽杜普蕾的演奏所以還有印象外,其他的作品都很不熟。但衝著鋼琴跟大提琴演奏者都是法派,想必音色會是一絕,加上最近天氣變涼了,很常聽大提琴的作品,於是心一橫就衝高雄了,結果真是不虛此行,這是一場精緻豐富的大提琴獨奏會。音樂會曲目上半場是佛瑞的悲歌(Op. 24)與聖桑的F大調第二號大提琴奏鳴曲(Op. 123),下半場是拉羅的A小調大提琴奏鳴曲與蕭邦的G小調大提琴奏鳴曲(Op. 65)。大提琴家Axel Salmona的琴音如和煦的陽光,溫暖細膩,沒有很重的揉琴,但是音色優美而且旋律線分明,在小型的演奏廳聽來真的很舒服,是聽覺的饗宴。鋼琴家Maxime Leschiera的伴奏亦非常精采,快速音群演奏靈巧,沒有暴烈的強音,很多地方演奏地極為細膩,和大提琴亦步亦趨,搭配的非常棒。這對來自法國的音樂家,讓我見識到音色的優美細膩,對作品的挖掘非常深刻,琴音一如演奏家本人,舉手投足之間盡是法派的含蓄優雅。

 

image1   

說說這場獨奏會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的地方吧。首先是節目單的曲目解說寫的極好,在我對曲目不是很熟悉的情況下,多虧了深入淺出的曲目解說,讓我比較能掌握作曲家創作該作品時的背景、以及樂曲的結構與內涵。撰稿人叫黃宏仁,寫的比牛耳藝術充滿廣告,既商業化又了無新意的曲目解說好太多了。牛耳的節目單充斥著贊助商的廣告,對音樂家只著墨於得過哪些獎,指揮過哪些樂團,翻翻就過去了,沒有對音樂家的藝術做更進一步的介紹。至於曲目解說,充滿音樂的術語,但是其實很空洞,讓我這看不懂樂譜的門外漢咀嚼半天已嚼不出什麼,而樂曲深沈的內涵,常常含糊帶過。因此一本兩三百塊的節目單,幾乎只有紀念價值,而無可讀性。反倒是兩廳院補助的音樂會,節目單不但實惠,撰寫曲目解說的音樂人都很用心,不管聽眾對曲目是熟悉或陌生,都可以挖掘出新意。相較之下,牛耳的節目單只有銅臭味哪!

 

開場的第一首曲目,佛瑞的悲歌,就讓我見識到沙莫納琴音的優美,還有和鋼琴完美的搭配,曲子的情感拿捏的很好,是個成功的開場。而接下來的聖桑第二號大提琴奏鳴曲,讓我比較有印象的是開頭精神奕奕、華麗的開場,之後第三樂章的慢板相當優美而深刻,根據曲目解說,經歷人世滄桑的聖桑把他的人生心路歷程都寫進了曲子裡,這個慢板樂章值得之後好好聆聽,更深度的去挖掘其美。下半場的拉羅,曲目解說對主題及樂曲結構做了詳盡的介紹,不過我比較聽不出結構與主題的細節,畢竟是第一次聽,只感覺是晦暗沈重與光明昇華交織,是首大開大闔的作品。至於本場演奏會的重頭戲,蕭邦的大提琴奏鳴曲,即使兩位音樂家已演奏了超過一個小時,但是技巧與專注力仍保持很高的水平,在第一樂章,鋼琴的華麗樂段,跌宕起伏,可以聽出蕭邦鋼琴曲特有的風格,兼具華麗與幻想性,但在這裡加入了和大提琴的對話與辯證,因此更加豐富。有些晦暗的地方聽來淨有如夢靨的低語,連綿的對話交織聽來有些吃不消,樂思是黑暗的。演奏者似乎要在抒情性、幻想性與這首晚期作品的哲思性取得平衡,又要在樂曲結構與表情拿捏,可以想像對技巧與精神性的考驗之高。我覺得第一樂章太多樂思,現場我消化有限,要留待日後慢慢消化更深入這首作品的內在。第二樂章的詼諧曲,在急快的演奏中可以聽到大提琴與鋼琴的承接與對話,而中段的抒情旋律真的很美阿,曲目解說把大提琴的旋律形容為「有如鳥兒在空中自由地飛翔」,真的是十分貼切。第三樂章的最緩板,雖然不到三分鐘,但是非常深刻。聆聽時我想到晚年的蕭邦(其實也不過36,37歲)在創作這首作品時面臨感情的逝去與病痛的折磨,應該是把內心的掙扎都寫盡曲子裡了吧,聽的我黯然神傷,眼眶噙著幾滴淚珠。撇開樂曲的結構不談,音樂就好像媒介,只要對生命誠實的人都能透過音樂掌握到生命裡深刻的一面,作曲家的喜怒哀樂與人生歷練是有可能與聽眾產生交流與共鳴的,短短的第三樂章卻讓我陷入音樂所構築的境界,很複雜的感覺,也許是想到自己人生的課題,因此也感到心情凝重起來吧。但是在若有所思時音樂就已進入第四樂章,鋼琴與大提琴展開急切的對話,最後在激烈的應和下結束。節目尾聲,兩位演奏家還演奏了聖桑的「天鵝」當做安可曲,兩位音樂家最後優雅從容的數度答禮,結束了這場小巧美妙的演奏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il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