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9d7f2a90a93bee8a26e86a4daec157d  

    進擊的鼓手基本上是一個嚴厲的老師Fletcher以無所不用其極的方式磨練一名年輕鼓手Andrew Neyman的故事。是嚴師出高徒,還是心理變態折磨學生,這點見仁見智,只是影片結束後我卻回想到電影中餐桌上的一幕,典型的美國家庭晚餐場景,有Andrew的一家人與親戚在場。餐桌上談論的話題也反映了美國價值:Football, 名校及獎學金,以及Andrew所代表的爵士樂。餐桌上的唇槍舌劍,顯示Andrew渴望其音樂生涯被認同的慾望,但是在父母及其他人眼中,爵士樂手大多吸毒與早逝,實在算不上光彩的事情。不過對Andrew而言,最傷的應該是他諷刺其他兩名親戚的兒子是二流橄欖球隊隊員,一輩子也進不了NFL後,父親的一句”那你進的了林肯中心(能在此表演者表示有一定的音樂成就)嗎?”讓Andrew沉默地離開餐桌,從此發憤著魔般的練習,力圖有所成就。對照電影一開始父子在戲院啃爆米花,以及後來父親對被身心崩潰的兒子的陪伴,格外反諷。這個像是典型美國家庭中的好好父親,雖然也很努力了,但他只是做到陪伴而已,但是並無法進到兒子的內心,打同心底認同甚至欣賞兒子為音樂所投注的努力與成就。因此,我覺得Andrew會願意被Fletcher折磨,父親也要負責任。”進擊的鼓手”似乎是對傳統美國價值中的親子關係開了一槍。如果不是真正賞識與支持孩子,那表面的陪伴都是假的。在Andrew心中,Fletcher開啟了一扇門,讓他發現自己的價值,找到自己所屬的道路。即使後來發現這個大善人是惡魔,但他已經沒有回頭路,畢竟自己為了音樂,連愛情都捨棄了。人活著不就是為了個目標,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嗎?如果失去了夢想,人生有何意義?因此,為了逐夢,即使成魔,打鼓打到兩手虎口流血,精神耗弱,發生車禍,那又有何妨?最怕的是失去了舞台,如同Andrew後來在咖啡店打工,每天渾渾噩噩度日,也許在魔鬼的淫威下逐夢,才是Andrew心中渴望的。

 

     也是因為這種渴望,讓Andrew後來偶遇Fletcher後,願意再回到樂團表演,殊不知這是Fletcher對他展開的報復。影片結尾是個反高潮,非常精采,從一開始的Fletcher的擺Andrew一道,到Andrew的反擊(以即興演出,將樂團主導權從Fletcher手裡搶過來,不過在這裡也才看出爵士樂的最大特色—即興吧),到後來Fletcher又重新回到名師的角色,引領Andrew,壓榨出他最大的潛能,影片便在這裡結束。

     

      飾演Fletcher的演員J.K.Simmons原來是電影蜘蛛人裡留個小鬍子,含根雪茄的報社老闆。理了個俐落的光頭,一身健壯精實,舉手投足都展現出懾人的氣勢。指揮樂團時,僅使用單手,讓樂團停止演奏時用力的握拳,這些動作讓人印象深刻,充分展現出暴君指揮極具控制慾的性格。何況滿嘴尖酸刻薄的髒話,果然用言語就足以罷凌他人。而飾演Andrew的Miles Teller,臉上帶著雀斑,相貌平平,可是打起鼓時整個眼神都不一樣了,身體的搖擺節奏活靈活現,把一個平凡小人物卻希冀往上爬的慾望詮釋的很出色。兩位演員都很棒,就是靠他們才撐起整部電影。此外,Andrew所在的樂團,似乎團員間沒什麼彼此互相支持的默契,也許和Andrew較為畏縮孤僻的性格有關,但在競爭的音樂環境,只要你不夠好,便馬上從主力樂手被換成替補樂手,甚至被踢出樂團。團員們對於這樣的生態似乎沒有太多意見。If you are not good enough, you are out. 但如果要靠這樣的競爭及壓力來錘鍊出頂尖音樂家,那音樂之路實在太過沈重了。觀影之餘,想想我們現在的升學及職場生態,不也是這樣強調競爭的態勢嗎?電影是極端了些,但未嘗不是反映了現實生活中的價值觀呢?

 

 

     最後查了電影的英文片名”Whiplash”,這是電影中某個表演曲目的名字,字典上的意思是某種頸椎的毛病,不過whip跟lash都有鞭打的意思,呼應了Fletcher對Andrew的精神折磨,是很有趣的弦外之音。”進擊的鼓手”這部電影最精采的地方便是Andrew與Fletcher的對手戲,不是只有外在高張力的較量與衝突,更精采的是對內心慾望的挑逗與試煉。如果掌握了人心幽微的慾望,那便能夠操弄對方,即使讓對方身處競爭的煉獄,對方都甘之如飴。回到現代人步調快速與競爭激烈的生活,如果有實現夢想的機會,你願意成魔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il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