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904

衝著謝銘祐x麵包車與米莎,今天跑去旗山聽搖旗吶喊音樂節,到了現場才知道音樂節的訴求之一是反傾倒爐渣。我仔細地逛了反爐渣的攤位介紹,才知道不肖業者把煉鋼廠的爐渣回填至旗山的農地及水池,造成了生態的汙染,因此在地人士希望藉著音樂節把這個議題散播出去,讓更多人來關心這個議題。從左鎮”故鄉是我的愛人”音樂會—反對因合併行政區域把左鎮改名—近年來這類在地關懷的運動越來越多,結合音樂節的宣傳方式也越來越普遍,應該也算是台灣公民力量匯聚的方式之一。許多參與這類音樂節的歌手及樂團,如謝銘祐及麵包車,自身常常就是以音樂來表達對故鄉及土地的關心。像今天謝銘祐表演間的串場談話,就把台南與旗山的蕉農與農地的關聯串連起來了,在裡頭有反中國鴨霸,以及反對盲目商業化(如改建台南老屋)的反省,而他的音樂不只是使用台語,讓人覺得親切,還有改編大家熟悉的台灣歌謠,不但喚醒了台灣人普遍的回憶,同時也融入了現代及搖滾的元素,非常獨特。謝銘祐的音樂及其思想,跟土地是緊緊連在一起的。所以邀請他來表演,與反爐渣傾倒的訴求非常契合。

IMG_1906     

 

不過,今天現場發生了個小插曲。在謝銘祐與麵包車在台上試音完準備要表演時,主持人卻把表演中斷,同時把麥克風交給另外一位Discovery的人員,這位人士要求台前的觀眾往後移動。可是稍早時,主持人才要求大家往舞台移動,靠舞台近一點。這樣多頭馬車的主持,讓我稍稍不悅,本來坐在舞台前方的我就遠遠地退到後頭去了。接下來,表演還沒開始,主持人一直請大家再耐心等待”三分鐘”,因為有個神祕嘉賓還沒到。不過台上的樂團等的有些無奈,連攝影大哥都幹勦說:”三分鐘到了喔!”後來台上的謝銘祐終於受不了了,率先開嗓。在演唱的同時,市集方向一陣騷動,我看了才知道那位神祕嘉賓是瘋台灣的知名主持人Janet,還有一位我不認識的男性外國友人。他們就這樣每個攤子看看逛逛,身旁簇擁著一堆人拍照,慢慢晃到了台前坐下。謝銘祐唱了幾首歌後,故意烙了幾句英文,表示因為現場有阿兜仔,所以要唱一首國際知名的歌曲,結果他一唱大家都笑了,因為是不折不扣的台語老歌。再過一會,Janet及旁邊的外國人也不見了。

 

這個小插曲反映了主辦單位對台上的表演者實在不夠尊重,搞的好像Janet的地位比樂手還高,所以樂手要等Janet到場後才能開始表演。可是Janet後來到場後不但沒有上台,接下來的兩個小時也沒有現身,完全看不出Janet跟這個音樂節有何關連,大概就是名人到此一遊。主辦單位可能是想藉Janet的名氣,提昇音樂節的能見度,不過節目程序上安排不佳,反倒對台上的樂團失禮了。再來,現場謝銘祐與Janet的並置非常有趣。兩者都使用台語,不過前者是道道地地的台語,背後蘊含了對台灣在地文化與台語歌曲歷史的深厚理解,後者是洋腔洋調的趣味台語,凸顯的是外國人說台語的新奇感。不過謝銘祐音樂裡對土地的關懷與旗山音樂節的在地發聲精神是契合的,反觀Janet與Discovery的組合,十足是全球化的強勢媒體,Janet雖然能夠說台語,但是她用台語介紹的台灣訴諸的是趣味感,而且多半帶有獵奇的興味,不管是台灣的小吃或各地風俗,是一種從外來者觀點出發所看到的台灣。這樣的觀點所呈現的台灣掩不住商業化與娛樂化的風格,我相當懷疑Discovery會深入去探究旗山爐渣傾倒背後的脈絡。當稍早謝銘祐接受主持人訪問,被問到”對大家來聽音樂節有什麼建議”時,謝銘祐表示”希望大家能多聽聽自己(在地)的聲音”。可是從主持人厚此(麵包車)薄彼(Janet)的表現,可以看出對強勢媒體的趨從,反爐渣傾倒的在地訴求的主體性也被削弱了。在地的聲音是否能在全球化媒體或是藉由名人的蜻蜓點水式的拜訪擴大能見度,我是持保留態度的。與其把鎂光燈聚焦在Janet這樣的名人,不如多聽聽在地的音樂家,我覺得更加真誠與真實。如接下來的米莎,雖然是客家人,但是她歌曲及言談中對自己流浪與音樂創作的分享,其實都還是貼近音樂節在地發聲的精神。還有之後上台的旗山在地樂團台青蕉,其活潑動感的舞台演出,還有對旗山香蕉一以貫之不遺餘力的推廣,我覺得都比安排Janet這樣的名人造訪要好太多了。雖然有更多人願意來享受音樂,關心議題應該要歡迎,不過Janet...放在當下的場合總是有種違合感。也許是主辦單位對舞台上樂團的不夠尊重讓我對Janet的造訪打了折扣,不過事後再想想Janet,為何她會受這麼受台灣民眾歡迎呢?除了一口洋腔洋調的趣味台語,亮麗的外型及活潑熱情的性格,她流利的英文及顯赫的背景是不是多多少少符合了台灣人對國際化的想像以及對英語作為國際最強勢語言的崇拜呢?當然硬要區分在地與全球的元素是沒有意義的,但是謝銘祐的音樂(訴諸慢的生活哲學及藉著台灣歌謠所建立的台灣人普遍過往回憶)碰上Janet(現代的/流行的/全球的/時髦的/英語的),好像還是有點怪怪的,也許這也是今日台灣人所面臨的多元並陳的處境吧。我只能在反爐渣傾倒的連署書上留下資料,買了一張米莎的第一張專輯,然後回到自己的生活繼續教英文。好吧,也許也沒有那麼衝突。

IMG_1912  

米莎

 

IMG_1917  

台青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il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