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和朋友聊天談到中產階級, 與教師及公務人員的關係。

很有意思,從研究所讀書時就一直看到中產階級這詞彙,原來是來自於西方文化的脈絡。

gil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經由一位喜歡喝紅酒的朋友介紹

週末入手了這瓶美國貝林傑的粉紅酒

gil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地點:綠蓋茶

人員:豆豆,仙女,阿福,柏榮,Ray

gil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從學校這次畢業旅行的籌備會討論

我看到了不同教師對於學生觀點的歧異

gil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武林烽火連天 各路英雄好漢分赴天下第一武鬥會

原本只是以比武之名 建請皇上苦民所苦

gil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學校又辦了不得不辦的研習,在場老師有的埋首改週記,有的改考卷,有的很認真的聽講,

有的是已經在度咕了。

gil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il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陣子同事送了這瓶2009的薄酒萊給我,瑪當園薄酒萊村莊新酒,今天恰巧有聚會,便開來喝。先開了一瓶智利Miraflower花樣卡貝納梅洛紅酒,這一瓶是我家樂福的紅酒達人推薦的,順口好喝,果香味也很濃。從剛開瓶到放置後二十分鐘後,味道慢慢的變化,後段的甜味也慢慢竄出來,同事都讚不絕口。後來索性開了這瓶瑪當園薄酒萊,冰鎮了大概二十分鐘,我覺得溫度應該到十二度左右了,倒出來喝,可是同事及我都覺得喝起來有澀味,雖然果香味也很不錯,但是澀味讓人不太愉悅,畢竟這是新酒嘛。這跟前兩天喝的另外一款薄酒萊經驗完全不同,前幾天開的果香味撲鼻,味道更是清爽,絕對沒有澀味。於是又再冰鎮了一下,再醒一下酒(怪了,薄酒萊需要醒酒嗎?)可是十分鐘後喝,澀味依舊在。後來我有事必須先離開,把瑪當園放在冰桶帶走,再喝時大概已離開瓶有兩個小時了。我本來以為薄酒萊有冰桶放著味道應該不會酸的太快,沒想到一入口,天哪,又酸又澀,難以入口,果然我的紅酒達人說的沒錯,薄酒萊開瓶後兩個小時就開始變酸了。現在瑪當園剩下一點點,離開平已經三個小時,現靜靜的躺在我的Riedel平底杯中。喝起來還是有一點酸酸澀澀的,不過尚能接受。好歹這瓶酒應該有有五百元以上的身價,不可糟蹋它。不過這次經驗也讓我瞭解到薄酒萊開瓶前要徹底冰鎮,開瓶後就要迅速喝完,不然真是糟蹋新酒的優點。這也說明,不同紅酒需要不同的溫度以及醒酒時間,風味與價格高低未必成正比。不過呢,有同好或酒友一起品嚐那是一大樂事阿。

 

gil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gil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位同事注意到學生的小論文獎狀上有一首詩:

 

gil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中午回舅舅家吃飯,客家人俗稱的「太平清福」,主要就是請客,有點像道教的建醮,或是廟會請客。舅舅家比較單純,自己煮,自家人吃。我順手帶了瓶紅酒去,前天家樂福買的,澳洲傑卡斯紅酒,席哈卡本內葡萄。在家樂福試喝時覺得酒體還不錯,而且順口。但是今天在舅舅家喝的時候,紅酒沒時間冰鎮,而且用的是一般大口的茶杯喝。味道嘛,嗯,只能說一般而已,就配著家常菜吃。晚上回到家後,覺得那一瓶紅酒這樣喝有點浪費了,為了要證明溫度及酒杯對紅酒味道的影響,晚餐時我又開了一瓶澳洲袋鼠牌紅酒,梅洛卡本內品種,2008年。放在冰箱冰鎮的那一個小時,我還試驗了今天在星巴克買的濾茶器,拿出電子秤量了三克的春摘大吉嶺,用一般的馬克杯,沖入約220cc熱水,85C,浸泡四分鐘,嗯,味道還不錯,只是味道淡了些。我想茶葉再多一些,或是燜茶時加蓋,或是水溫再拉高些,會更有味道。試完紅茶之後,冰了五十分鐘的紅酒也開瓶了,開瓶後馬上啜一小口。嗯,味道有些壓抑,不澀。放上半小時後再飲,酒已接近常溫,大概二十幾度,味道整個開闊起來,酒也變的比較甘甜了。不知道怎麼說,但是半小時的醒酒真的有差。配上乾酪,嗯,真是幸福。趁著一小杯的紅酒,我一邊聽卡欽演奏的布拉姆斯的晚期鋼琴小品,一邊出小考考卷,哼,花了整個下午及晚上弄考卷,真的有點煩了,於是想看部電影。選了梅莉史翠普主演的「美味關係」,想到這是部關於吃的電影,肚子不填飽怎麼行(可是我已經吃過晚餐了),於是下樓微波今天去家樂福買的冷凍義大利肉醬麵,等待的同時又倒了些酒,不過這次的酒溫度低了多,因為第一次倒完之後本來以為不會再喝了,就封瓶放回冰箱。我很好奇袋鼠這瓶酒會不會在18C以下比較好喝,於是才又試了一下。我覺得溫度低一些入口的口感比較新奇,但是味道的層次感似乎弱了很多。就這樣,邊喝酒邊看電影。看著兩位女主角做出一道道的佳餚,把一整盒義大利麵K完的我竟然又嘴饞了,考慮一下後衝出去買了一片阿亮雞排,滿足的在電腦前啃起來。天哪,我晚餐後竟又吃了義大利麵及雞排,真是跟豬沒兩樣。現在陪著我的就是又慢慢退溫的紅酒。嗯,我還是覺得冰鎮後回復常溫的紅酒喝起來比較順,味道比較舒展。當然,這是指酒體比較濃郁的酒,如果較淡的,如薄酒萊之類的新酒,溫度低一些可能會比較順口。

    話說晚上上網時爬文又忍不住買了Dilmah Watta Series的錫蘭紅茶組,以後若有機會我還想試試Mariage Frères的著名混和茶款,如1854及馬可波羅。最近對紅茶及紅酒是越來越著迷了。

gil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是先看了電影,再回頭找小說看的,因為對電影的情節感到有些納悶,才想找原著來看。柯慈的文筆精簡洗鍊,冷靜地刻畫出南非的種族問題,以及慾望與責任、恥辱的糾葛。這本書描述在大學任教的大衛,因為和自己的學生有性接觸,以及利用本身的職權更改學生的成績,因而被大學辭退。之後他投靠住在南非鄉間的女兒露比。露比以農作為生,過著單純的生活,他的鄰居貝德路斯是一名黑人,幫助她整理農園,兩人算是共生的關係。在一次的偶然事件中,三名黑人年輕人闖入家中,路西被強暴,大衛也被打傷。之後露西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沈默不語,甚至決定把孩子生下來,也不搬家,甚至最後依附在貝德路斯之下,在不愛他的情況下嫁給他以換取保護

gil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越來越頻繁地,厭倦餐桌上無意義的對話,厭倦矯飾、計算,對別人的品頭論足。厭倦吆喝別人盡其本分,如果要混,混到地獄裡去好了!關我屁事!!回到家後,我啜著紅酒,廳著拉圖指揮的西貝流士,雖未完全沈浸在音樂的世界中,但已是一種逸逃。看完了柯慈的「屈辱」,如同譯者,我亦感到如同譯者所感覺的,一種深沈的痛。故事中露西被強暴的痛楚,種族間的暴力,為了求生存不得已委曲求全。年過半百的教授的無止盡的慾望,重複敗德的行為,讓我深感戚戚焉。已有幾分微醺的我,只想脫逃,或是沈默,作為一堵牆,和周圍隔開!書本,音樂,這不是美多了嘛?我已厭倦了上班平板,緊湊,無意義的一面。如同德勒茲所說,我必須創造逃逸路線(line of flight),不然我會悶死,我會發瘋!!


gil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09/11/7 () 19:30 高雄至德堂

指揮.小提琴-明茲

gil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剛看完庫斯杜力卡的「地下社會」,這真是一部怪到不行的電影。庫斯杜力卡是南斯拉夫籍的導演,也就是現在的塞爾維亞。他的電影有濃濃的家鄉情節,對南斯拉夫與共產主義糾纏不清的歷史不太清楚的觀眾,看他的電影也許會有隔閡。不過沒關係,我也是在不太清楚的狀況看完他的電影。撇開政治批判的角度不談,他的電影帶有強烈魔幻寫實的色彩。一般提到魔幻寫實(Magic Realism),我們會想到馬奎斯的巨作「百年孤寂」。庫斯杜力卡下的人物,看似現實,但其瘋狂的行徑卻會讓觀眾覺得好像沒什麼現實感,因為這些人物又笑又鬧,好像不是認真的過生活,但這也是導演的高明之處,用戲謔的方式來諷刺現實,同時試圖達到某種超脫的方法。電影「地下社會」的背景是二次大戰的被德軍佔領的南斯拉夫。信仰共產主義並批判法西斯主義的一對好兄弟黑仔與馬可和德軍對峙。而同時這一對兄弟的家人又牽扯其中,就像百年孤寂裡的大家族一樣,導演藉著家族史來關照整個大歷史。馬可後來成為像叛徒的角色,因為他讓黑仔及其家人與隨從躲到地窖裡,一躲就是二十年。同時馬可讓黑仔誤以為,上頭(外頭)的世界依舊由法西斯統治,因此黑仔一干人依然埋首製作彈藥及武器,但這些武器都被馬可拿去賣錢了。直到一場宴席在笑鬧中,一隻猴子鑽進坦克,啟動大砲轟出一個大洞,黑仔才回到地上世界。(這點也真夠扯的了,不過看庫斯杜力卡的電影要有心理準備: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但他渾然未覺世事的變遷,還誤把拍戲的德軍演員當成二十年前的法西斯,把他槍殺了,因此又引發一連串的鬧劇。情節往下發展,人物都老了,彼此也互有衝突,但最妙的是結尾,所有死去的人物都復活了,而所有的恩怨似乎也一筆勾消。一干人又是吃吃喝喝唱唱跳跳,眾人腳上的土地突然崩裂,而腳下的土地形成一座孤島,向遠方漂去

gile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